1903年炒股杠杆交易平台,威海的行政长官骆克哈特(中文名骆仁廷)应山东巡抚周馥的邀请,来到济南进行访问。在济南期间,他不仅与当地官员进行了会晤,还亲自游览了济南的一些著名景点,领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和自然风光。本组照片便是他在此期间拍摄的珍贵记录。
1903年,骆克带领随行人员乘坐小火轮,从沿海岸线出发前往羊角沟镇的入海口,随后换乘木船沿着小清河航行,最终抵达黄台桥码头。照片中可以看到,岸边排着整齐的清兵仪仗队,士兵们身着布衣、戴着圆形礼帽,手持长枪,土洋结合的装束既显得朴实无华,又透露出一丝威武的气氛。
当骆克一行登上码头后,他们在河边与前来迎接的当地官员合影留念。有趣的是,尽管现场侍从排得整齐,照片的旁边却有两只母鸡悠闲地在地上觅食,成为了镜头中不期而至的“小主角”。
展开剩余82%在山东巡抚衙门,骆克与当地官员合影,画面中,骆克坐在正中央,周围环绕着几位文官。为了体现公平,两位武官分别坐在照片的两侧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照片右侧的那位年轻中国武官,身姿挺拔、气度非凡,站在旁边的人难免会不自觉地被他吸引。
照片中展示的是济南巡抚衙门内的一口池塘,水面如同碧玉般清澈透明,岸边垂挂着长长的杨柳,随风摇曳,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。此池塘便是著名的珍珠泉,它水深且清亮,常年不断地涌出珍珠般的水泡,给人一种如同仙境般的美感。珍珠泉是济南的第三大名泉,泉池四十多米长,三十多米宽,四周由雪花石砌成,给人一种古朴而雅致的感觉。
大明湖作为济南的一大景点,是每位游客来济南时必游的地方。图中的骆克乘坐轿子前往大明湖,前方是一位健壮的轿夫,他的身后则是一些陪同的侍从。大明湖水质清澈,湖面上莲荷一片翠绿,湖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亭台楼阁,自唐宋以来便名声远播,成为了济南的象征之一。
大明湖的水面上布满了茂盛的植被,湖岸边停泊着几只华丽的画舫,其中一只画舫正沿着窄窄的水道前行,周围被大片的荷花环绕,增添了不少生动的景致。与济南府的知府和同知一同来到此地的洋人们,站在湖边的一座小石桥上,石桥造型各异,被誉为“七桥风月”,这也是济南的另一道美丽风景。
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依旧保持着昔日的风貌,几乎没有太大变化。唯一的不同是,周围的地面尚未完全硬化,亭子下还摆着一张小方桌,桌上放着一把大茶壶,显然这里有茶商正在向游人提供茶水服务,温暖人心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。
趵突泉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泉”,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。无论是在119年前还是今天,它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。照片中,游人们聚集在泉边,享受着这片清澈的水源和泉水带来的宁静与美丽。
李公祠,作为纪念李鸿章的祠堂,在当时刚刚建成不久。李公祠的建设者正是山东巡抚周馥,他曾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。周馥在接到建造李公祠的指令后,立即开始筹集资金,其中前任山东巡抚袁世凯捐款两千两,周馥自捐千两,而各地县令也纷纷捐银支持。李公祠建成后,周馥曾在此宴请过几位洋人,包括胶澳总督特鲁泊和骆克。
千佛山,又名历山,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。相传舜帝曾在此耕种,因此它又被称为舜山或舜耕山。照片拍摄于千佛山兴国禅寺的外面,图中的一群男子都是骆克的侍从。这里的迎宾仪仗队由学校的男生组成,队伍中的长枪与西洋乐器让这座城市的风貌显得尤为独特。
千佛山的开元寺曾经是唐代的著名寺庙,尽管如今已不复存在,但遗留下来的石刻佛像依然栩栩如生,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。照片中的佛像低眉垂目,安静地矗立在寺内,带着一股神秘的气息。
位于济南东南40公里的柳埠,千佛崖的摩崖造像是唐代的杰作。图中,一位打扮时尚的男子站在一组石像前,摆出了一副自信的姿势。右侧的山崖上挂着一串响鞭,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。
在千佛山的山顶,骆克与随行人员一同俯瞰着远处的景色。左一是换了便装的巴恩斯上尉,他手持照相机拍摄着周围的景致。远处是一片广袤的平原,整齐的田野与小山交错,未开发的荒地也悄然存在,映衬着这座城市的广阔与宁静。今天的济南,已经焕然一新,呈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面貌。
发布于:天津市